大断层靠地震,相干、曲率等各种方法,已经应用很成熟了。识别的断层幅度越来越精细,蚂蚁体技术、最大似然法、高精度相干等新的算法也得到了较多的应用,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但是,这些成果至今还不能满足水平井施工的需求,特别是页岩气里。
实钻表明,页岩气水平井钻探多次钻遇小断距的隐蔽断层,这些断层断距1-5m居多,超过了地震能识别的极限精度,但是这些断层对轨迹控制影响极大。而识别这些断层的重任就落到了录井/地质导向工程师的身上了。
那么,如何基于随钻数据识别隐蔽断层呢?目前主要依靠经验,工程师熟悉工区内靶体的特征,尤其是GR和元素的变化特征,如果地层出现了不连续的特点,就判断为断层。这个思路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挺难的,因为主要靠工程师的敏锐注意力和分析能力,如果能量化就好办了。
量化的方向有哪些呢?
GR测值变化的幅度是一个方向,页岩气井中随钻GR是必配数据,直观并且数据质量相对较高,主要难题在于要标准化,找到能表征断层的指标。
另一个就是元素数据了,这个也是页岩气的标配,目前已经研究较为深入,把靶区解剖为不同的小层,在此基础上,进一步细分层段,毕竟不同的段具有不同的特征的,但如何量化,依然是个难题,不同的仪器出来的数据结果差别较大,基本只能看趋势。通过数据标准化后再来表征,应该是个好办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