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买了一堆地震类的书,早忘记了去年、前年咬牙切齿的说不再买书的誓言。买了这么些书,实际也没怎么读完,但是还是有一些感触的。
现在很流行提井震结合,如同各路领导、专家们频繁的提工程地质一体化一样。而实际上,井震该怎么结合,结合得怎么样了呢?
本质上,井震结合不能算一种技术,而仅仅是一种思路。井震实际一直在结合。从做合成记录开始,也就是说,从地震解释的初期,井资料和地震资料就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了。那人们为什么老是要提井震结合呢?这更多的是对地震的期待,以及一口井具体实施过程中,对不符合预期的层段的综合分析的需要。
过去信息不太发达的年代,往往是钻前物探和地质人员充分的沟通,甚至相互pk,最终部署了井,在钻探过程中,由于信息共享方面不畅通,出现与预测不吻合的时候,往往物探人员很少介入,更多的是地质人员进行分析,这样物探往往是背锅侠——当然,物探的精度也一直是人们期盼提升的地方。但物探解释精度是明明白白摆在那里的,不太可能一蹴而就大幅度提升,所以井震结合成了一种期盼和期待。
在网络日益发达,信息共享明显提升的今天,井震结合的外部条件已经完全具备,所以成了时髦的事情。实际上,绝大多数地方已经在实质上开始了井震结合。比如重点钻探过程中,地质人员与物探人员配合与跟踪,大量水平井的地质导向等工作,给井震结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。
那么井震该如何结合呢?传统的钻前预测-设计-钻进-钻后评估,显然不够了。钻前预测-设计当然还得有,主要的结合点应该在钻进过程中,当实钻与设计、预测有明显偏差的时候,需要快速响应。这一点话好说,但实际很少有人做,更多的工作重点反而是钻后评估了。
以页岩气为例,大量的水平井施工,由于井控密度的原因,多数井已经能很准确预测了,但在构造复杂区域,还是有较大的偏差,物探只能保证大构造形态不出问题,甚至这个也保证不了,钻井施工过程中,需要随钻数据来弥补地震精度的问题。
从技术上,虽然发表了无数关于地质导向的论文,研发了无数个地质导向软件系统,但真的具有技术含量的并不多,大家都是找标志层,落实标志层,层层逼近这样的方式,并无新意。但是生产过程中的地震资料的重新解释,尤其是落实重要标志层的速度更新远远没有跟上,这应当是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,一旦实钻与预测不一致的时候,需要重新解释剖面,重新落实微幅构造形态,不能等到钻后评估阶段,否则没有办法给钻井提供更有利的预测与分析。
及时响应是井震结合的重点,但不是全部。随着解释软件的进步,不断有新的方法涌现,这些新方法为提高解释精度做出了积极的努力,但是很多时候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。比如页岩气里大量的隐蔽断层对钻井施工影响极大,常规方法识别的断层非常粗糙,大量断距小于10米的断层难以可靠识别出来。以smt的I3D、petrel的蚂蚁体、paradigm的likelihood等为代表的技术,在刻画小断层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,急需应用到生产中去。
当然,井震结合,也不能只盯着震,对于钻井过程中的随钻技术、随钻资料的应用也很重要,方位伽马技术为碎屑岩水平井施工提供了非常可靠的依据,方位电阻、元素录井等技术也是重要的随钻技术之一。目前,缺乏在物探大背景刻画的基础上,随钻资料的精细应用。在物探不能识别的更细致的范围内,比如微幅构造的识别与预判方面,还没有成熟的技术面世。
现在是个荒诞的年代,一方面没有钱,另一方面科研费用合理使用完很难。
一方面缺乏相应的技术,另一方面没有人愿意去做相关的基础工作。
明天,有一个关于井震结合的讲座,奉旨听课前,先自己捋一捋,待明天看专家怎么忽悠我,哈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