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:进入出差模式

4月,进入出差模式。。。 粗略数了一下,到目前为止,已经去了四次成都+一次山东,其中在成都呆了7天,然后是难熬的山东行,来回三天四夜的火车+一天汽车,就为了在那讲2小时的ppt,有必要记录一下。。。

自古以来,出入川都是一件不太开心的事,古人早就说过,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。少不入川,应该是非常有道理的。虽然这几年交通有较快的发展,但瓶颈始终没法打开。

所以,当接到公司通知时,我非常愁,去年也去过一次,但那时还可以乘坐飞机,现在形势不太好,公司明确规定非特殊情况不能乘坐飞机出差。而川内的高铁根本没修通,尤其是北上的路,仅有两趟高铁和动车均是借到重庆出川,发车时间太早不赶趟,最后只好考虑普通火车,查了一下火车时刻表,从成都到济南需要的时间达到恐怖的33小时以上,只好打个小算盘,想法找个中转站歇歇脚,在百度地图上巴拉半天,结合列车时刻表,终于选定了郑州中转。

晚上从成都上车,差不多24小时后,在第二天的晚上到达郑州,在空旷的郑州站广场前,我非常叹息四川人们的不幸,这么宽广的广场上,四周的围栏让任何车辆无法进入广场,居然只有七八个人在跳广场舞,没有人上来问要不要发票/手机/住店/吃饭,一个都没有,太诡异了,太浪费了,成都火车北站的同胞们,一路向北吧,这里有一块待开垦的荒野。。。

当晚再次登上东去的火车,第三天早上顺利到达济南站,在对面较为破旧的广场汽车站找到大巴,经过4小时的奔波,中午时分到达目的地,胡乱吃点东西,冲了个澡就开始胡扯ppt,晚上终于可以好好吃顿饭了,然后睡了个安稳觉,能有一张不晃动,周围没有各种各样的呼噜声的床,真是爽、爽、爽,那个倍儿爽。。。

第四天早上开始原路返回,大巴车在中午时分把我带回济南客运总站,因为没有时间上比较合适的火车,就打了个出租车直奔济南西站,准备享受一次动车,宽广、大气的济南西站广场还没有完全投入使用,站在站外,也许会有很多人要忍不住念叨这得花多少钱来修,会不会太浪费了,但如果你走进站内感受一下的话,应该会有新的认识。第一次记住这个城市是小学的一篇课文《济南的冬天》,课文给我的感觉很不好。但是,当我真切的站在西站广场上时,却觉得这里非常好,蓝天白云,这不就是电视里经常见到的城市吗?也许过客和主人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,记得有一次在天津市中心,我到处问人找狗不理包子店,一对年轻的夫妻很无奈的一边指路一边叹气,没想到这包子对外地人来说,是那么的有吸引力。。。

当我走进济南西站里边的时候,完全感受到了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的巨大差异,这个交通枢纽上,南来北往的高铁密密麻麻,间隔几分钟必定有一辆高铁到站离站,尤其是北京南开往上海的高铁,一个小时内差不多有5辆以上的高铁通过,也许是因为是中午的关系,不管是从北面下来的,还是从南面上来的高铁,均在这个时候密密麻麻的到达济南,到处都是匆匆忙忙赶路的人们,我乘坐的济南到郑州的动车,在一堆高铁里非常另类。

一直分不清高铁与动车的差别,后来才知道高铁速度更快,动车略慢,从济南出发,动车以250km左右的时速一路南下,不过好景不长,没走几个站就开始走走停停,好几个站都停留了20分钟左右,为高铁让路,每一次停留,几乎都会有五六辆高铁呼啸而过,每一次有高铁掠过时,动车都会剧烈的抖动一下,让我大吃一惊。记得有一些科学斗士专门做实验,证实无论多快的车经过,都没法扬起女生的裙子,我想,他们一定没有用高铁做过实验吧?

走走停停中,终于过了徐州,动车开始掉头向西,这次不再经常停车让车了,但列车速度也从250降低到150km左右,也许是因为济南到徐州是南北方向上的大动脉,动车必须要为高铁让路吧,而徐州到郑州,才是动车本色?

第四天晚上,再次回到郑州火车站,这一次广场上的人明显多一些了,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小贩在吆喝充电宝之类的东西了。稍作停留,再次上车,再次感受周边各种框框声响,以及各种类型的呼噜。。。第五天中午,终于睡到不想再睡,在车厢里晃来晃去,捱到第五天晚上到站。

下车以后,打车找了个家冒菜馆,一个人嗨了一下,犒劳了一下胃,庆祝活着回来了。

回头算了一下,这次出差经历了3天4夜的火车+1天的大巴,比起坐飞机,多花费了1天2夜的时间,为公司节省了大约600块差旅,我真是太不值钱了。。。

以上,纪念一下,并证明我还能喘气。。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